顾名思义,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相对于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而言,停车设备本身没有位置移动,成为相对固定的停车设施,通过车主自己驾车行走完成停车过程。
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主要有三类:
1、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就是传统的建筑结构立体停车楼;
2、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钢立柱横梁加水泥板的立体停车楼;
3、为了缩短工期又出现了全钢构立体停车楼(和前两类的差别无非就是地面停车板也采用了钢板)。
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前通常作为建筑设施考虑,按照规划设计、审批、办理开工手续、施工等程序进行。按照建筑设施去审批和施工验收限制了发展速度,很多同行希望按照停车设备推进以减少环节加快落地速度。
初认识国内的自走式立体停车楼是北京北三环某商场、西四环某商场、中关村某大厦等,这些自走式立体停车楼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其中北三环某商场已经改建,其他两个目前仍在使用。
总的体会有三个:
第1、坡道特别浪费面积,每层坡道浪费停车位约20个;
第2、外观就是一个水泥本色的建筑或钢构锈迹斑斑,影响市容;
第3、钢板平台行车时噪音很大。
这是一阶段的认识。也是因为以上的认识,在2014年之前,包括我在内的国内早期推广立体停车的企业主、工程师们都希望在我国推广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没有人认真研究过自走式立体停车楼。
2014年,我们几个同行朋友到德国寻求机械车库知名品牌厂家合作的过程中,一起考察德国几个工程,颠覆了我们对立体停车的认识。
总的认识变化是:
第1、错层、搭接和斜坡技巧的应用使得坡道和通道重合并不浪费空间;
第2、外观设计完全可以现代时尚和古典传统;
第3、总体停车密度不低于机械类停车设备;第四、和机械类立体停车相比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经营费用(人工费、电费、维护费)大为降低。
第四、面积达到1000平米以上的场地完全没有必要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德国专家库克曼的原话:能建自走式立体停车库为什么还要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建机械式停车库是在场地窄小或不规则,无法建自走式停车库时才考虑的)。
这是第2阶段的认识。因为以上的认识,在德国考察回来后于2016年学习德国自走停车楼的技巧,在北京北二环设计安装完成国内首先自走错层停车楼,印证了以上的认识。
2018年,我们到日本考察停车智能管理,又意外发现了日本在自走式停车楼的创新上又有新的突破,这些理念的学习使得对降低立体停车楼的建设成本和缩短工期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考察,对自走式立体停车的主要认识有:
第1、大规模的自走式立体停车楼遍布日本商业区,规模较大的立体停车没有采用机械停车的形式;
第2、专用停车板和专用卡子为建设立体停车楼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提供了技术支持;
第3、自走式立体停车楼完全可以作为停车设备在国内推广。
这是第3阶段的认识。有了以上新的认识后,于2018年底学习日本专用停车板的技术在北京东城区消防支队和海淀区北太平庄设计安装了两座自走式立体停车楼(每车位的建造成本,当然与高度和规模有关系),验证了以上的认识。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关于自走立体停车设备的小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四川自走立体停车设备的相关信息,欢迎随时致电公司热线进行咨询。